维护信誉。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,而危机的发生必然会给企业信誉带来影响。在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中,企业要争取公众的谅解和信任。凡事应优先考虑公众的利益,即把"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"。危机在不少情况下会带来顾客生命财产损失,舆论界对造成危及人的生命的事故或事件尤为重视,甚至加以渲染。因此在处理中要勇于承担责任,对于真正的被害者,应主动采取救治和赔偿措施,这样才能得到受害者和公众的谅解。同时事后可抓住媒体关注的机会,反复重申品牌承诺,重新树立品牌形象
态度坦诚。要想取得公众和媒体的信任,必须采取真诚,坦率的态度,越是隐瞒真相越会引起更大的怀疑。危机处理其实非常简单,那就是诚实,犯了错误,当然需要道歉,当然别人误解时,也就需要澄清。而有些企业以此来间接或直接攻击竞争对手乃至整个行业,则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。
让第三方说话。第三方包括有行业专家、等非利益相关者,他们能比较冷静、客观、公正地作评论,因此,在危机发生后,让第三方的谅解和认同,了解事实以及采取的措施,并积极与之建立合作关系,往往会事半功倍。
最后,应及时总结危机教训。危机过后,企业要认真总结,反思危机状态下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的经验与教训,把成功有效的危机决策方法,转化为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规范,将危机中出现的许多现象或数据收集整理,组成营销危机预警中的监测工具,以加强对危机的预见力和应变力。平时多做些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活动,以赢得社会和公众的认可。把商业道德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,贯穿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,从而不至于把企业的营销危机演变成道德危机,而彻底丧失公众的信任和信心。
www.Madeinchina.cn & www.Madebychina.cn - 版权所有 全球领先的精准网络营销暨全程电子商务平台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我们均注明来源或作者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 联系信箱: ask@MadeinChina.cn Copyright © 2006 madeinchina.cn & madebychin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040001-2 - 可信网站证书编号:2010083101002201 - 常年法律顾问:陈新顺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