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信任,在中国的商场上有个专门的名称,叫做“关系”。除了血缘关系以外,绝大部分关系都是后天建立的,先天的关系靠爹妈,后天的关系就要靠做事了。
拜访中积累信任
建立信任并不是哪一次拜访要做的事情,而是每次拜访都要做的事情。这是个持续积累的过程,而且这个过程积累起来很费力,时刻都要保持警惕。
如何积累信任,除了我们曾经谈到的核心要素以外,以下招数也是被普遍采用的销售技巧。
要有迎合力
所谓迎合力,就是客户一见面就喜欢你的能力,它是建立信任的基础,不喜欢你很难信任你。
如果你是第一次见客户,刚开始见面的时候肯定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:是先和客户闲聊以增强会谈的温度呢,还是直接谈正事?
大部分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,而不是客户的好恶。
不同社交风格的客户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不同的,对于此问题的把握,会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你的第一印象。
这个问题有个简单的解决方法,你和客户一见面,必然会有一个握手的动作,握手期间还要夹杂一些寒暄,比如自我介绍什么的。自我介绍后,你不要急着说话,憋4秒钟。短暂的停顿或沉默能让客户先说话。此时,从顾客口中说出的话,可供你判断什么样的方式才适当。
如果客户热情的问寒问暖或者沏茶倒水,你就先闲聊一会;如果客户默不作声或者直奔主题,你也就别绕弯子了。
学会倾听和提问
客户认为你能够解决问题的前提,是你了解了他的问题;客户认为你了解他问题的前提,是他说明白了问题;客户觉得他说明白了问题的前提,是你认真倾听和有针对性的提问了。
因此,哪怕你非常清楚客户的问题,也要假装听。因为倾听能建立起你和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。
反过来讲,如果你没有倾听,见到客户直接开讲。那客户的第一反应就是:这厮是来骗我钱的,他只关心怎样把东西卖给我,而不关心如何解决我的问题,所以他是个骗子。
有时信任就是这么简单。
学会问精确的问题
我们说专业性是建立信任的重要手段,可是你也不能见面就对客户说我很专业啊!这里也有一个招数:问精确的问题。
举个例子,如果正在向客户调研采购和仓储的问题,有下面两种问法:
第一种:预算为什么不能有效执行呢?
第二种:从我的经验来看,预算不能有效执行往往有很多原因,比如制定预算的时候没有充分的酝酿,执行层面缺乏绩效考核机制,不过最常见的就是执行中缺乏过程监督和落地工具。当然这是我的理解,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