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按钮
全国客服热线
集团营销·业务通(SaaS软件)一站式业务营销及管理系统平台,集“企业资源 → 寻找客户 → 电话营销 → 跟单管理 → 签订合同 → 客户维护”于一体。
您的位置: 集团营销·业务通 首页 >> 业务营销学院 >> 市场营销 业务营销学院 —— 旨在拓展业务和营销人员的专业知识面,培养和提升工作执行力!

  • 品牌兵法之“借力打力,提升效率”
  • 来源:中国营销传播网  发表时间:2014-09-16  责任编辑:戴志华

  • 每个人在特定的文化氛围、社会环境、消费习惯下,都会产生一些固有的认知(知识),比如我们都知道孝顺是对的、诚信是好的、有机的是健康的、水果能补充维生素等等。



    每个人在特定的文化氛围、社会环境、消费习惯下,都会产生一些固有的认知(知识),比如我们都知道孝顺是对的、诚信是好的、有机的是健康的、水果能补充维生素等等。

     

    对于企业而言,这些固有的认知就是一把免费的武器,而且具有很强的攻击力和渗透能力。当然,这个武器是你和竞争对手都共同拥有的,关键在于谁懂得用、谁用得更好。

     

    如果能够借力打力、利用消费者的传统和固有认知,那么品牌在宣传上便能够顺水推舟,诉求上也能行云流水。

     

    案例一:“娃哈哈营养快线,水果加牛奶,营养一加一”。水果是好东西、牛奶是好东西,那么这个营养快线一定是好东西。营养快线在产品利益点诉求上借助传统认知,实现1+1大于2的效果。

     

    案例二:“我喜欢水果,我喜欢蛋糕,我喜欢好彩头水果蛋糕”。道理同营养快线如出一辙,不得不叹服福建人的拷贝和微创新能力。

     

    案例三:“保护小脸,有全新强生营养牛奶霜,新鲜大米,融入牛奶,带来3倍多种滋养,小脸不干,强生营养牛奶霜”。几乎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宣传牛奶霜有多好,消费者自然会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对号入座。

     

    案例四:“我不爱香蕉,我不爱牛奶,但我们都爱旺旺香蕉牛奶”。这算是一个无节操广告,但是从诉求逻辑上值得肯定,利用消费者固有认知的叠加,将“香蕉”、“牛奶”的爱好者一网打尽。

     

    中国武术崇尚“借力打力”、“四两拨千斤”,对于品牌营销同样如此。林友清认为,在品牌命名、品类定位、广告诉求和营销推广上,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消费者已有的、深信不疑的认知,则便能够很快的攻破其心理防线;与此相反的是,试图修正消费者固有认知或者违背消费者固有认知,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。



首 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 页
企业电子样本

more

行业专家中国制造_买卖先锋
诚信展厅VIP版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