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过去40年中,营销界发生了很多革命性的变革,如互联网、社交媒体、移动营销、公关的崛起等。这些发展都很重要,但它们仍然是战术层面的。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品牌,仅有最新的战术是不够的,这就是“定位”能持续获得关注的原因。
将定位概念视觉化
建立一个品牌需要两样东西:一个语言的钉子和一个视觉锤。视觉锤是建立品牌的一个有效方法,但不是终极目标。营销的目标是“在心智中占据一个字眼”。
例如,宝马占据了“驾驶”这个字眼,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豪华汽车品牌。但是,是什么将“驾驶”这个概念植入了顾客的心智呢?宝马的视觉锤是什么?是长期投放的一系列电视广告。“终极驾驶机器”是钉子,是视觉锤把这一概念植入了顾客心智。
宝马最近把焦点转向了“快乐”,为的是扩大宝马品牌的吸引力。但你如何通过视觉来表现呢?和很多其他高级又抽象的词汇(幸福、热情、客户满意度、质量)一样,快乐无法通过有意义的方式将之视觉化。
绝大多数营销口号都很虚弱的原因在于:它们或许要表达品牌的一个重要利益点,但除非能用视觉锤来强化,否则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无用的。
如何找到视觉锤
在你的大脑里,有这样一个团队为你工作:左脑是文案,右脑是美编。不幸的是,左脑常常自称无所不知,是压倒一切的命令者。
它不断支配着你右脑潜意识里生成的视觉概念。当你分析性思维的左脑关注在一个问题上时,逻辑往往会打败直觉。结果,大多数人几乎完全以语言和分析性思维为主。
文字无法替代万宝路的牛仔、可口可乐曲线瓶带来的情感影响力,这些和其他数百个视觉锤创造并维护了世界上最知名、最具价值的品牌。视觉锤会在消费者的右脑形成情感影响,这种影响会激发左脑将概念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并存储在心智中。你的右脑不是按照“思考”方式运转的,它不自觉地做出情感上的反应,我们的情感是没有逻辑的。
实际上,很少有品牌发展并利用了视觉锤的力量。绝大多数品牌仍然仅依靠含糊的语言表述和定位。如何消解在创作过程中左脑的主导性?如何处理钉子和锤子这两者的关系?
首先,启用你的左脑,尽量用一个词或概念来表达营销战略的本质。然后启用你的右脑,要避免来自你逻辑分析性思维的左脑不断的干扰。但如果没有视觉概念闪现,要怎么做呢?那就回到起点,找到你的营销战略的另一种语言表述。
为了找到一个可以与视觉锤一同协作的定位,你常常需要牺牲一个先定的语言定位的效力。例如宝马,多年前,很容易想象公司可能会选择“性能”作为定位战略。这很符合逻辑,也与宝马汽车获得的很多有利评论相一致。但能将“性能”这一语言钉子钉入心智的锤子在哪里呢?于是,宝马选择了“驱动力”作为它的定位战略,这是一个可以在电视上用视觉表现出来的语言概念:画面中是愉快的驾车者开着宝马车在蜿蜒的乡间道路上驰骋。
一个新品牌除非包含或是植入了一个有力的视觉锤,否则就不太可能成功。在此,我们改写一段古老的谚语:
少了一个锤子,丢了一颗钉子;
丢了一颗钉子,坏了一个战略;
坏了一个战略,损了一个品牌;
损了一个品牌,亡了一个公司。
在考虑执行一项战略之前,问问自己,你的视觉锤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