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看NBA总决赛,媒体称之为天王山之战的第五局,突然好奇为什么叫“天王山”?一查,原来是个围棋术语,指在序盘或中盘,大势上最显要的一着,来源于日本“山崎合战”。
日本文化里有很多有趣现象,比如股市里的K线图,就源于日本的米市:开盘、收盘各记录一个价,形成一个柱形图;把柱形图连起来,再把每天买米卖米的钱数放上,就有了趋势线和成交量,依据量价关系分析趋势,就是技术分析。
常看K线图会有种“错觉”:公司不再是一个个实体,而变成了不同的“流”,这也许没错,KK在《失控》里就写到:“在网络逻辑里,存在着名词向动词的转移。如今,经济学家们认为,只有把产品当服务来做,才能取得最佳效果。你卖给顾客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为顾客做了什么。这个东西是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它与什么关联。流程重于资源。行为最有发言权。”这就是把公司当“过程”来看,当“流”来看。
不同公司是不同的“流”,今天科技界林林总总的公司,个人认为可分为三种主“流”:技术流、产品流和营销流。谁是技术流鼻祖?微软算是,Windows是不断升级中的“流”,但流域变小了;其实在微软之前,施乐就是;盖茨和乔布斯都从施乐“窃”了东西——图形界面,前者借此将技术流推向高峰,后者则将产品与营销流发挥到极致;
后来微软遇同门师弟谷歌包抄,跌落神坛;江湖由此展开了谷歌技术流,与乔布斯产品营销流的大对决;三星呢?我理解的三星还是个产品流公司,他有技术,但颠覆性不足够强;也大手笔做营销,可你发现没有,所有广告,S3、Note2到S4,只强调产品,他没有价值观,没有“非同凡响”这样的东西。打通产品、营销任督二脉的,数十年间仅出Jobs一人,所以当他遭遇技术流的顶峰Google,一时间竟谁也奈何谁不得,直至大师陨落,也是胜负未分。
划分“流”对我们有什么实际意义?很重要的是你的职场选择,跟古代投门派一样,先要看看一个公司是何流派。
我劝大家别去技术流公司,技术基因是最难改变的一种基因;技术公司的CEO是最像科学家、发明家的一伙人,很多职场新人,误以为自己能改变一家公司的基因,进而获得成功,大多数情况是事与愿违。
www.Madeinchina.cn & www.Madebychina.cn - 版权所有 全球领先的精准网络营销暨全程电子商务平台 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我们均注明来源或作者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,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 联系信箱: ask@MadeinChina.cn Copyright © 2006 madeinchina.cn & madebychin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经营许可证编号:苏B2-20040001-2 - 可信网站证书编号:2010083101002201 - 常年法律顾问:陈新顺律师